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包括微空调除湿取暖器本体;本体包括微空调外壳、压布柜、热风罩及出风口、发热器、发热器外壳、超静音风机、无声音继电器、微电脑控制器、微空调除湿取暖器主支撑壳和操作面板,且压布柜与微空调外壳连接;热风罩、发热器外壳和微空调除湿取暖器主支撑壳依次设置在微空调外壳内,且发热器安装在发热器外壳内;超静音风机固定设置在发热器外壳上;无声音继电器、微电脑控制器和操作面板分别设置在微空调除湿取暖器主支撑壳上,且无声音继电器输出端与发热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采用智能系统对微空调除湿取暖器进行控制,使其方便调试温度,达到除湿防虫螨目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专利说明】_种智能微调除湿取暖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背景技术】[0002]床垫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床垫的舒适程度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更进一步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一般普通的床垫及床上用品,使用时间2年以上会开始老化和滋生虫螨,特别在春秋的季节里,尤其泛滥。弹簧床垫一旦滋生过多虫螨,很快会感染床品,易引发身体异样、皮肤过敏等其他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通常认为是床品滋生了虫螨,勤换床品却也无济于事。其实是整个弹簧床垫已经滋生了虫螨,材料差、潮旧床垫、忽视了对整体床垫的清洁消毒才是真正容易滋生虫螨的根本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所以现有许多床垫上都安装加热装置。[0003]但是,现有的床垫的加热装置都是采用电热毯及水暖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不宜控制,舒适度不好,大部分的产品只是在床垫表面实现发热取暖,同时,现有的微空调器采用的都是半智能控制进行加热,使用不方便,温度调试具有局限性,而且现有的加热装置只是简单的加热取暖,达不到对床垫本体材料的深度除湿,缺少一种春夏除湿防虫螨装置,使用具有局限性。【发明内容】[0004]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它采用智能系统对微空调器进行控制,并且可安装在床垫本体内部与弹簧层连接(图4),使其热风在床垫本体内部保持热循环,更方便的去调试温度,解决床垫本体材料的深度除湿,床垫本体内部温度最高可调控在58度范围,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系统温度最高可调控在95度范围,在使用过程中可长年控制床垫本体湿度保持在60%以下,可实现除湿防虫螨滋生,达到除湿防虫螨目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包括微空调器本体;所述微空调器本体包括微空调外壳、压布柜、热风罩及出风口、发热器、发热器外壳、超静音风机、无声音继电器、微电脑控制器、微空调器主支撑壳和操作面板,且压布柜与微空调外壳连接;所述热风罩、发热器外壳和微空调器主支撑壳依次设置在微空调外壳内,且发热器安装在发热器外壳内;所述超静音风机固定设置在发热器外壳上;所述无声音继电器、微电脑控制器和操作面板分别设置在微空调器主支撑壳上,且无声音继电器输出端与发热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与操作面板为电性连接。[0006]进一步,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插口、手动开关、床体温度显示屏、设定温度显示屏、系统温度显示屏、热量显示屏和功能切换按键。[0007]进一步,所述空调外壳上一端开设有进风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实现保持热能质量在床垫本体弹簧空间内部循环,可得到热能质量重复利用。[0008]进一步,所述发热器为陶瓷铝波纹结构,可充分释放热质量更高效率。[0009]进一步,所述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系统温度最高可调控在90-100度范围,床垫本体内部温度最高可调控在58度范围,可解决床垫本体材料的深度除湿。在使用过程中可长年控制床垫本体湿度保持在60%以下,可实现除湿防虫螨滋生,睡眠质量得到提高。[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微空调器,智能微空调器,它采用智能系统对微空调器进行控制,使其更方便的去调试温度,可解决床垫本体材料的深度除湿,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能够轻松解决弹簧床垫的霉变与预防虫螨滋生的作用,安全环保,无电磁辐射,不产生扰民噪音,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的操作面板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图中:1-微空调外壳、2-压布柜、3-热风罩及出风口、4_发热器、5-发热器外壳、6-超静音风机、7-无声音继电器、8-微电脑控制器、9-微空调器主支撑壳、10-操作面板、11-功能切换按键、12-电源插口、13-手动开关、14-床体温度显不屏、15-设定温度显不屏、16-系统温度显示屏、17-热量显示屏、18-进风口;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主视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包括图1图2图3可安装置于弹簧床垫本体一侧的内腔中,所述内腔侧壁与所述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相对应的侧壁处采用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安装维修方便。【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0013]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包括微空调器本体,所述微空调器本体包括微空调外壳1、压布柜2、热风罩及出风口3、发热器4、发热器外壳5、超静音风机6、无声音继电器7、微电脑控制器8、微空调除湿取暖器主支撑壳9和操作面板10,且压布柜2与微空调外壳I连接;所述热风罩及出风口3、发热器外壳5和微空调除湿取暖器主支撑壳9依次设置在微空调外壳I内,且发热器4安装在发热器外壳5内;所述超静音风机6固定设置在发热器外壳5上;所述无声音继电器7、微电脑控制器8和操作面板10分别设置在微空调除湿取暖器主支撑壳9上,且无声音继电器7输出端与发热器4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除湿取暖器8与操作面板10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0上设置有功能切换按键11、电源插口12、手动开关13、床体温度显示屏14、设定温度显示屏15、系统温度显示屏16和热量显示屏17;所述空调外壳I上开设有进风口18;所述发热器4为陶瓷铝波纹结构。[0014]本发明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在使用时,首先接通电源,按下功能切换按键11,当床体温度显示屏14数字闪烁时,按“+”或者设定床体温度的高低,冬季常温下正常的睡眠:床体温度建议设定在25°左右,也可根据个人需要来设定,设定好需求的温度;热量设定:按下功能切换按键11,当热量显示屏17数字闪烁时,按“+”或者设定热量,2档,10分钟后设定风速3档,在睡眠时段设定风速1-2为最佳,也可根据个人需求设定;高温除湿防虫螨设定:按下功能切换按键11,当床体温度显示屏14数字闪烁时,按“+”或者设定床体温度,温度设定在40-45°是高温除湿防虫螨,建议保持时间4小时以上效果最佳;开机的正确操作方法:接通电源即为开机状态,用遥控器操作开机,按下开机设备即正常工作;关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务必先用遥控器操作关机或者手动点击操作面板10上的手动开关13,当按下关机,指示灯和发热器4立刻关闭,超静音风机6持续工作30秒左右,冷却内部系统后设备即可自动完全关闭。[001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主权项】1.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包括微空调除湿取暖器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微空调除湿取暖器本体包括微空调外壳(I)、压布柜(2)、热风罩及出风口(3)、发热器(4)、发热器外壳(5)、超静音风机(6)、无声音继电器(7)、微电脑控制器(8)、微空调器主支撑壳(9)和操作面板(10),且压布柜(2)与微空调外壳(I)连接;所述热风罩及出风口(3)、发热器外壳(5)和微空调除湿取暖器主支撑壳(9)依次设置在微空调外壳(I)内,且发热器(4)安装在发热器外壳(5)内;所述超静音风机(6)固定设置在发热器外壳(5)上;所述无声音继电器(7)、微电脑控制器(8)和操作面板(10)分别设置在微空调除湿取暖器主支撑壳(9)上,且无声音继电器(7)输出端与发热器(4)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8)与操作面板(10)为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面板(10)上设置有功能切换按键(11)、电源插口(12)、手动开关(13)、床体温度显示屏(14)、设定温度显示屏(15)、系统温度显示屏(16)和热量显示屏(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其特征是:所述空调外壳(2)上开设有进风口(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空调除湿取暖器,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器(4)为陶瓷铝波纹结构。【文档编号】A47C27/04GKSQ【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申请日】2016年4月2日【发明人】冯丽【申请人】广东智能家居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