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除湿机厂家

常见问题
一种用于流化床制粒的进风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栏目:常见问题 时间:2024-10-02 11:00:2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风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流化床制粒的进风除湿机。

  

  背景技术:

  

  进风除湿机就是一种将外接自然风进行除湿干燥的设备,流化床制粒法的工作要求需要完全除湿干燥的风进行作业,所需的风源在进入流化床制粒机之前需要进行除湿干燥方可使用。

  

  但是现有的进风除湿机不便于完全除湿干燥及湿度检测,由于流化床制粒法的特性,如果进入的风源湿润的话将影响制粒的效果,影响后续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流化床制粒的进风除湿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进风除湿机不便于完全除湿干燥及湿度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流化床制粒的进风除湿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扇,且风扇贯通机体的侧壁设置,并且风扇的内侧与第一风管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风管的右端连接压缩机,且第一风管的中段连接有过滤器,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机体的内底面右侧,且压缩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板,并且第一隔板连接于机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压缩机的顶端连接第二风管的底端,且第二风管贯穿第一隔板设置,并且第二风管的顶端连接蒸发器的底端,所述蒸发器设置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右侧,且蒸发器的左端连接第三风管的右端,并且第三风管的左端连接冷凝器的右端,所述冷凝器设置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左侧,且冷凝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冷凝器的顶端连接第四风管的底端,且第四风管贯穿第二隔板设置,并且第四风管的顶端与吸附室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吸附室设置于第二隔板的上表面左侧,且吸附室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吸附剂,所述吸附室的右端连接第五风管,且第五风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湿度检测器,所述第五风管的右端连接送风口,且送风口连接现有的流化床制粒机,所述风扇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镶嵌于机体的侧壁上,所述风扇的一侧设置有开关,且开关设置与机体的侧壁,且机体的前侧设置有侧门,所述风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显示屏皆与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与第一风管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长宽尺寸与机体内部的长宽尺寸相等,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侧门通过合页与机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体吸附剂等距均匀设置于吸附室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流化床制粒的进风除湿机能便于在风进入流化床制粒机前进行除湿干燥,且利于直接贯穿湿度情况,保证制粒效果的稳定持续进行:

  

  1、通过风扇进入机体内的自然风由过滤器去除杂质,再经压缩机蒸发器进入冷凝器中进行除湿后进入吸附室,在吸附室内固体吸附剂的作用下进行完全除湿,最终使除湿干燥后的风经送风口进入流化床制粒机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风管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风扇;3、第一风管;4、过滤器;5、压缩机;6、第二风管;7、第一隔板;8、蒸发器;9、第三风管;10、冷凝器;11、第四风管;12、第二隔板;13、吸附室;14、第五风管;15、送风口;16、显示屏;17、开关;18、侧门;19、湿度检测器;20、固体吸附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流化床制粒的进风除湿机,包括机体1、风扇2、第一风管3、过滤器4、压缩机5、第二风管6、第一隔板7、蒸发器8、第三风管9、冷凝器10、第四风管11、第二隔板12、吸附室13、第五风管14、送风口15、显示屏16、开关17、侧门18、湿度检测器19和固体吸附剂20,机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扇2,且风扇2贯通机体1的侧壁设置,并且风扇2的内侧与第一风管3的左端相连接,第一风管3的右端连接压缩机5,且第一风管3的中段连接有过滤器4,压缩机5设置于机体1的内底面右侧,且压缩机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板7,并且第一隔板7连接于机体1的内侧壁上,压缩机5的顶端连接第二风管6的底端,且第二风管6贯穿第一隔板7设置,并且第二风管6的顶端连接蒸发器8的底端,蒸发器8设置于第一隔板7的上表面右侧,且蒸发器8的左端连接第三风管9的右端,并且第三风管9的左端连接冷凝器10的右端,冷凝器10设置于第一隔板7的上表面左侧,且冷凝器1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隔板12,冷凝器10的顶端连接第四风管11的底端,且第四风管11贯穿第二隔板12设置,并且第四风管11的顶端与吸附室13的底端相连接,吸附室13设置于第二隔板12的上表面左侧,且吸附室13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吸附剂20,吸附室13的右端连接第五风管14,且第五风管14的内壁上设置有湿度检测器19,第五风管14的右端连接送风口15,且送风口15连接现有的流化床制粒机,风扇2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16,且显示屏16镶嵌于机体1的侧壁上,风扇2的一侧设置有开关17,且开关17设置与机体1的侧壁,且机体1的前侧设置有侧门18,风扇2、压缩机5、蒸发器8、冷凝器10和显示屏16皆与开关17电性连接。

  

  机体1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以便于保证机体1内温度的稳定,从而保障除湿效果的稳定。

  

  过滤器4与第一风管3卡合连接,以便于对过滤器4的清理及更换,保证过滤效果。

  

  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12的长宽尺寸与机体1内部的长宽尺寸相等,且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12相平行,以便于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12对蒸发器8、冷凝器10、和第二隔板12稳定支撑作用,保证除湿工作有效持续进行。

  

  侧门18通过合页与机体1转动连接,以便于侧门18的开合,利于对机体1内各部件的检测维修。

  

  固体吸附剂20等距均匀设置于吸附室13内部,以便于对进入吸附室13的风进行有效吸附作用,保证除湿干燥的效果。

  

  工作原理:风扇2将外部自然风吸入,经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6和第三风管9依次进入压缩机5、蒸发器8、和冷凝器10,在压缩机5、蒸发器8、和冷凝器10的作用下使湿润的风冷凝,除湿干燥后的风在进入到吸附室13中,在固体吸附剂20作用下保证风彻底被除湿干燥,具体可通过如下方式操作:

  

  根据图1、图2、图3和图4,开启开关17,使机体1内各部件通电启动,风扇2启动后进行转动,将外部湿润的风吸进机体1内,并通过第一风管3向内推进,当风经过过滤器4进行过滤清理杂质,进入压缩机5,风经第二风管6和第三风管9依次从压缩机5进入蒸发器8在进入到冷凝器10,使风在压缩机5、蒸发器8、和冷凝器10的作用下冷凝进行除湿工作,除湿干燥后再进入到吸附室13内,由吸附室13内固体吸附剂20的作用保证风完全除湿干燥,完全除湿干燥的风经第五风管14从送风口15进入流化床制粒机中,同时在风通过第五风管14时,湿度检测器19将检测的数据反馈至显示屏16上,便于直接观察到湿度情况。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改@)

本文标签: